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046赚钱嘛

1046赚钱嘛

1046赚钱嘛 (第1/2页)

说完葛守礼的事儿,三人说话的重点自然又转回到新钱法的事儿上。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回部以后,我和左侍郎陈瓒说了此事,他也很支持.”
  
  于是接下里,王国光又把他和陈瓒讨论的情况说了下,其中也有陈瓒的建议。
  
  魏广德就在一边静静听着,毕竟集思广益是最好的,否则他就直接草拟章程,然后在和张居正商议了。
  
  之所以直接抛出来,还找到三个尚书一起说这个事儿,可不就是为了听听别人的想法,好丰满他的计划。
  
  至于这个陈瓒,魏广德也认识。
  
  毕竟是堂堂户部左侍郎,朝廷的三品大员,已经是非常高的官职了。
  
  全大明除了外放的总督、巡抚,又有几个京官能做到三品。
  
  陈瓒字敬夫,号玉泉,直隶河间府献县圈头村人。
  
  明朝嘉靖癸卯科举人,丁未科进士,初任山西太原府阳曲县知县,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山东按察司副使、河南按察使瞪职,现任户部左侍郎。
  
  不多时,朱衡也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抱着六个盒子。
  
  他甫一登场,就吸引了屋里三人的目光。
  
  魏广德有些惊诧的问道:“士南兄,样币出来了?”
  
  “呃,不是。”
  
  朱衡只是微愣,旋即明白魏广德想错了,急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昨日召集工匠,他们翻出之前铸造的钱币,我觉得可以从中进行选择。”
  
  朱衡把六个盒子摆在茶几上,逐一打开给他们看。
  
  魏广德探头看了眼,不自觉就伸手把第一个盒子里放着的钱币拿了出来。
  
  “大中通宝?”
  
  上面铸造的文字清晰可见,显然不是流向民间的钱币,而且入手钱币也给魏广德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是雕母,朝廷铸造的所有钱币,雕母和母钱都会由工部收回保存。”
  
  朱衡解释道。
  
  “雕母?手工雕刻?”
  
  魏广德诧异问道。
  
  他虽然看了许多杂书,其中当然也提到铸币的工艺,雕母这个词还有印象。
  
  不过,他以为雕母应该是木制的,因为方便雕刻,毕竟只是做模子,模子做出来,再浇铸制作母钱。
  
  不过,手里这枚大中通宝通体铜制,而且这雕母的含铜量还颇高。
  
  大中通宝距离现在多少年了,这枚雕母还是黄灿灿的,表面并没有氧化,显然工部保存的也非常好。
  
  魏广德仔细端详了手中钱币上雕刻的文字,很清晰也很有韵味,再看开孔,也是非常精准。
  
  放下在的大中通宝,魏广德又拿起第二个盒子里的一枚铜钱,是洪武通宝,也是雕母。
  
  这会儿,张居正、王国光等人手里也都已经不断翻看盒子里的雕母。
  
  “我就说,感觉和上次看到的样币不同。”
  
  魏广德对身旁也是在翻看钱币的张居正说道。
  
  张居正点点头,“那时候上来的应该是样币,母钱都不是。”
  
  当初隆庆年的时候,隆庆皇帝也铸造了一批隆庆通宝,样币自然是过了内阁的,所以那会儿魏广德就看过工部送上的样币。
  
  中国古钱币和其它文物不同的地方,就是古钱币的工艺流程。
  
  同一种钱币,就有雕样、雕母、种母、铸母、母钱、子钱的顺序之分。
  
  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不能用来流通。
  
  各个方面都得到朝廷的认可后,才可以进行母钱的翻铸。
  
  母钱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现在我们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制,是质地优良的铜材。
  
  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竣。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
  
  比同版式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
  
  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
  
  雕母钱被制成钱模后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铜液浇铸在钱模上,待铸币冷却后开模,取出铸币加工打磨光洁即成,所以每一款雕母都有权威性。
  
  母钱可分为三种,即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
  
  而魏广德猜测的其实也不算错,因为钱样一般还真就是上等木料或者象牙雕刻,毕竟容易成形。
  
  出来以后,再雕铸雕母,毕竟制作雕母耗时费力。
  
  “你带这些来,是何用意?”
  
  魏广德把六个盒子里的钱币都看了遍,不是每枚钱币都看,只是把几个盒子里的雕母都看了一个,有大钱,也有小钱。
  
  毕竟大家都在看,魏广德也就很随意的,哪个顺手拿哪个。
  
  “是这样,自太祖皇帝时起,钱币重量都有微调,比如大中通宝,平钱重一钱,到洪武通宝则是一钱二分。”
  
  朱衡开始侃侃而谈道:“而到了嘉靖朝时,嘉靖通宝重量为一钱二分五,前几年铸造了一批隆庆通宝,重量为一钱三分。”
  
  朱衡只需要说平钱重量就够了,因为大钱都是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
  
  朱衡说这个,魏广德大致猜出他的意思。
  
  为了显示贵气,后代皇帝所铸钱币往往都是用料越来越多。
  
  样钱其实好做,可是用料配比直接关系到铸币成本,还有钱币最后的重量也很关键,这些都是需要工部事前计算好。
  
  别花功夫铸币,结果成本更高,铸造出来的钱币越多亏损越厉害,还怎么大规模铸造。
  
  魏广德要推动的新钱法,其实就是要大量铸币的,否则不能保证民间流通,还不如不做。
  
  只不过魏广德比较务实,或者说比较精于计算,他才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就耗铜料制造精美的钱币流传后世。
  
  “如果可以,我建议按照大中通宝的形制,平钱重量为一钱,虽然钱币可能不称手,但是含铜提高了,钱币也更精美。”
  
  魏广德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没必要做大点的钱币,小而精似乎更好。
  
  “百姓身上揣十几个铜钱,重量可就少一钱多。”
  
  魏广德又说道。
  
  “这样铸造出来,和前代钱币比,可就小一点了。”
  
  朱衡微微皱眉,他没想到魏广德的选择会如此极端,直接选最小的造。
  
  “呵呵。”
  
  魏广德笑笑接话道:“用料一钱可不代表钱币就小,只要把中间开孔做大点,钱币大小应该不影响才是。”
  
  “呃”
  
  朱衡一时无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