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墨子与道德经. >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2/2页)

道大,天大,地大,都是相对的,王大也是相对的。这里,老子把四大之一的王作为突出的重点,其原因在于百姓与王的关系最为密切。
  
  贵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必须接受王的统治,不理顺人与王的关系,人也就不再是自由平等的了。
  
  一个
  
  “亦”字,旨在说明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应当心存大道,明白平凡与伟大的辨证关系,倘若不明白对立转化这一客观规律,反而自以为大,那就说明,这时的王已经死了(大曰逝),因为,他已经远离了人民(逝曰远),既然与人民对敌,那么新的王也就在人民的反抗中诞生了(远曰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
  
  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
  
  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是理解道的概念的最重要的一章。本章中,老子突出强调的是由道体所体现出来的道性。
  
  老子用
  
  “道”来命名世界的本原,旨在表明人类与道的重要关系。道是万物之奥,蕴含着真理。
  
  人类要想把握真理,就必须识道。所以,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道的概念,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道作为最基本物质,是宇宙万物之母;作为最一般规律,是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
  
  老子道的哲学理念就在于为人类指明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证解故事】我们的痛苦烦恼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一下成功,一下失败,时而悲伤,时而喜乐;在生活里我们**西窜,愈陷愈深,找不到一条出路。
  
  而老子告诉我们,道就是道,不生不灭,欲望太多的人就无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静气着,却能够灵敏活泼地勇往直前,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性。
  
  有一则寓言:有位书生准备进京赶考,路过鱼塘时正巧渔夫钓了一条大鱼,便问渔夫是如何钓到大鱼的。
  
  渔夫得意地说,这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当我发现它时,我就决心要钓到它。
  
  但刚开始,因鱼饵太小,它根本不理我。于是,我就把鱼饵换成一只小乳猪,没想到这方法果然奏效,没一会儿,大鱼就上钩了。
  
  书生听后,感叹地说,鱼啊,鱼啊,塘里小鱼小虾这么多,让你一辈子都吃不完,你却挡不住诱惑,偏要去吃渔夫送上门的大饵,可说是因贪欲而死啊!
  
  欲望与生俱来。生命开始之时,欲望随之诞生。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是人的本能。
  
  仅从生命科学而言,人类绵延生息不绝,可以说欲望是生命的动力。生命停止,欲望则消失。
  
  同时,人的欲望的满足,又是生命消耗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地节制欲望,是构建和升华生命,延伸和拓展生命长度的必由之路。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庄子。有一天,秋高气爽,太阳已爬在半空,庄子还长卧未醒。
  
  忽然,门外车马滚滚,喧嚣非凡,随后有人轻轻叩门。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周大名,欲将他招进宫中,辅佐自己完成图霸天下的事业。
  
  楚威王便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抬着猪羊美酒,携带黄金千两,驾着驷马高车,郑重其事地来请庄周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时辰过后,庄子才睡眼惺忪开门出来。使者拱手作揖,说明来意,呈上礼单。
  
  不料庄子连礼单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说了一套令众使者大跌眼镜的话:“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请转告威王,感谢他的厚爱。”
  
  “诸位难道没有看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的那头牛吗?想当初,它在田野里自由自在;一旦作为祭品被选入宫中,给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条件是好多了,可是这牛想不当祭品,还有可能吗?还来得及吗?”
  
  “去朝廷做官,与这头牛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时,往往招揽海内英才,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视功臣为敌手,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结果?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消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使者见庄子对于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还如临当头一棒,看破数十年做官迷梦,决定回朝后上奏威王告老还乡。
  
  庄周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登山临水,笑傲烟霞,寻访故迹,契合自然,抒发感情,盘膝静坐,冥思苦想,在贫穷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尊严。
  
  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当官掌权忘记了世界观改造,忘记了清正廉洁,忘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难免产生邪心恶念,而
  
  “疾小不加诊,浸淫将遍身”,到头来必然出大事,栽大跟头,为人民所唾弃。
  
  清代陈伯崖写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句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
  
  “无求”,不是对学问的漫不经心和对事业的不求进取,而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低级趣味的困扰,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业。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无求与自强是不可分割的。这正是这句对联所反映的辩证法思想。
  
  人生在世,不能离开名利等。但对这些身外之物,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定的警觉。
  
  一个人只有抛开私心杂念,砸掉套在脚上的镣铐,心地才能宽阔,步履才能轻松,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业。
  
  提倡
  
  “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是让人们去过那种清贫的生活,而是为了清除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内心的踏实来自于长久努力奋斗的沉淀。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为满足欲望想出了许多手段,打工、做生意、赌博、诈骗、抢劫,还有出卖灵魂肉体。
  
  欲望满足的结果并非能心静。无欲则静,多数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
  
  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社会里,清心寡欲也变得很难。付出不图回报,但必有回报,尽管并非得如所付。
  
  尽心尽力地劳动也许不能暴富,总比出卖灵魂肉体来得踏实。人的心理有个潜在的平衡,欲望过少缺少动力,欲望太多心烦意乱,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它的跳动是有规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